健身房的推广方式日益多样化。
赵 萌文/图
近日,正值中午12点,记者走进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家健身房。尽管是午饭时分,店内却有不少人正挥汗如雨地锻炼。当下,“体重管理”消费热潮兴起,大众对于健康和身材管理的需求愈发强烈。在此背景下,不少健身房纷纷入局,健身行业迎来新机遇,但如何在开店初期快速揽客、在竞争中破局,成为众多健身房经营者亟待攻克的难题。
对于健身房业态而言,开店之初的获客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如今这一问题也面临着新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健身房刚开业时会开展预售活动。以往,预售主要依赖人力地推,工作人员四处发放宣传单,以一种体验的形式邀请潜在客户在开业当天到店健身,同时推出办理会员卡等产品的优惠活动,或者采用定金模式,如交100元定金可在开业时享受最大优惠。
北京休闲健身产业协会副会长韩忠凯说:“之前拓客时期的销售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地推人员的人工成本不菲。开业后,地推销售团队往往会大幅缩减,仅保留最基础的运营团队。”
如今,健身房的推广方式日益多样化,但成本也比较高。互联网成为重要的推广渠道,通过社交平台以及其他小众品牌进行宣传,旨在让更多客户了解健身房并前来体验。此外,健身卡的种类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以十年、五年等长期会籍卡为主,而是以短期卡为主,季卡、月卡成为主流,年卡一般不超过2年。这一变化反映出消费者消费更加谨慎,不愿一次性投入过多资金。
面对新的市场消费需求,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引流方面,健身行业培训师、博主“黑VV”分享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内容要聚焦本地需求,摒弃那种万能健身内容,转而拍摄本地人关心的健身问题。例如,针对长沙美食众多的特点,拍摄“长沙美食多怎么瘦”的视频;针对广州天河区,推出“广州天河区优质健身房推荐”等内容,以此吸引精准的同城客户。其次,运用“本地关键词+地理标签”进行精准定位,如在标题中加入“长沙健身搭子”并添加位置标签,让视频能够精准推送给目标用户。再者,合理利用投放平台的功能,通过“投放平台+精准锁定用户”,定向投放给周边3—5公里、年龄在20—45岁且有健身需求的本地用户,实现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最后,将客户引入私域流量,分享健身干货,增强客户黏性,促进客户的裂变和留存。
健身房运营博主“莫莫”也分享了运用新思维的拓客方案。方案一是开展免费体验周活动,在活动期间为客户提供身体成分分析、个性化建议,并安排教练指导器械使用。例如,在体验周首日举办欢迎仪式,后续每天安排不同的团体课,让客户充分体验健身房的服务;方案二是发起社交达人挑战赛,如“7天腹肌塑造挑战”,鼓励参与者分享进展,完成挑战者将获得免费月卡或私教课等奖励;方案三是与周边企业、社区及餐厅等开展合作,提供员工优惠套餐、举办健身讲座等,实现互惠共赢。方案四是推出新会员优惠套餐,首月低价让客户畅享各类项目,并附赠健身礼包。方案五是实行会员推荐激励制度,老会员成功推荐新会员可延长会籍、获赠私教课。
然而,每个健身房都有其独特的情况,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前期揽客方式。在社交媒体、人工智能和商业模式创新盛行的当下,运用综合的推广宣传手段,不仅能够减少推广费用,还能实现精准投送,从而让健身房在前期快速引流。
开店之后,还需要从业者转变经营理念。从“卖课程”到“创体验”,从“拓店”到“品牌经营”,从“流量思维”到“用户生命周期管理”,关注用户的长期需求和价值。在“体重管理”消费热潮的推动下,健身行业前景广阔,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从业者苦练内功,做好服务,提升教练和课程品质,将重点放在提高用户的复购率上,才能让健身房经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审核:张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