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佳佳
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32站“资源共享·供需对接”中体联公益服务平台体育资源对接会(体博会站)于5月21日在江西省南昌举办。活动旨在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体育服务、装备制造、场馆建设等核心领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主席李桦表示,我国体育产业在拉动消费增长、促进经济转型等方面展现出强劲动能,但资源整合效率待提升、产业链协同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然存在,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源共享”的格局,更需要“供需对接”的实效。
对接会的前沿研究成果发布环节,由中体联(北京)体育场馆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编制的《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报告》从发展综述、政策及趋势分析、重点场馆运营情况、产业指数、展望启航五个角度对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的发展进行了全方面阐述,并对中心区2024年度开展的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服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进行分析,围绕多元融合、供需匹配、要素分析、生态优先对促消费和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解读。
在区域发展战略板块,吉林省体育局分享东北老工业基地以体育消费激活产业振兴的创新实践。吉林未来一年将举办50场以上国际/国家级赛事、100场以上职业赛事、200场以上省级赛事、3000场以上市县特色赛事。吉林万峰实业有限公司、长春际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吉林省鹰之翼航空运动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吉林在冰雪经济、低空运动等领域的探索。
德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德州特色体育名城建设情况。从乐陵竞技装备“闪耀八届奥运赛场”,到宁津健身器材“点亮全球170多个国家地区健身房”,从庆云智慧场馆系统“定义未来运动空间”,到产业集群诞生300余项行业标准、千余项技术专利,德州正成为锻造行业标准的策源地和全球体育制造的“超级工厂”。乐陵市、宁津县、庆云县分别就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创新、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进行分享,各集群代表企业进行品牌、产品推介。
为推动产业链融合,“CF 碳纤维体育装备联盟”在对接会上正式成立,并举行与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签约仪式。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宋德武表示,碳纤维在体育休闲领域的应用呈现高速增长,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联盟,希望围绕产品研发、市场拓展、产业合作等方面进行资源配套和产业链深度协同,进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南昌5月21日电)
审核:张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