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群众“三大球”赛事成为增强村镇间交流、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推出的第二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中,火热的村镇赛事以体育搭台,融合文化、社交、旅游、美食等元素,为“三大球”的振兴奠定了更丰厚的群众基础,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鄂尔多斯“草原村排”持续“升温”,释放排球赛事附加值
排球运动在鄂尔多斯蓬勃开展,村村有球队、月月有球赛,而“草原村排”更是鄂尔多斯市的一张亮丽名片。从起初牧民们自发组织“好邻居”排球队并发起邀请赛、邻居赛、挑战赛、同学赛,到砟子地升级为人造草坪,到2020年更是建起了室内排球馆,赛事的专业度和知名度日益提升,形成了“周周有比赛、人人可参与、全民共健身”的良好氛围。
2024年,共有来自全市16支代表队的200余名排球爱好者参赛,并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赛。比赛间隙,身着传统服饰的牧民载歌载舞,特色手工艺品和美食吸引游客驻足,展现别具一格的草原风情。鄂托克前旗还巧借赛事热度,在赛场周边设立集市、农牧家乐等,积极拓宽“村排富民”新渠道,促进文体旅融合,有效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以赛扶产,以赛助旅,鄂托克前旗“草原村排”以生动的实践和接地气的办赛风格盘活了赛事,以“体育+”释放排球赛事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广东篮球赛事“多点开花”,打造乡村振兴“体育名片”
在体育历史悠久的广东,村镇篮球赛事开展得热火朝天,全民健身让乡村振兴充满动力和活力。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创办于2005年,是当地颇具人气的体育品牌赛事。赛事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展示篮球才华的舞台,还通过“篮球1+N”的模式,推动了全民健身和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南海“村BA”已覆盖全区270多个村居,比赛场次达9099场,参赛运动员超过57000人次。借助特色赛事,体育走进景区、街区和商圈,推动地方消费,探索出一条篮球赋能乡村振兴的新道路。
同样是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乡村振兴篮球联赛(番禺区村级男子篮球赛)是当地全体村民“家门口”的赛事,通过“赛事+产业”“赛事+旅游”“赛事+公益”等模式,将“办赛”与“兴村”相结合。2024年,赛事深入四大赛区,挖掘当地特色传统文化,将赛事与番禺区传统武术文化、龙舟文化、石碁乞巧文化、化龙飘色艺术等全域特色旅游文化融合。“村BA”让赛事流量变为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以赛事的“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大发展”。
“村味”十足,广西开创乡村振兴“万村模式”
历经8届赛事,广西壮族自治区万村篮球赛已经成为根植于广袤乡村的草根篮球盛宴。广西万村篮球赛是一场辐射全区、多点联动的体育盛事。篮球赛在全区1万多个行政村全面铺开,通过村-镇-区/县-市-区层层选拔,直至总决赛赛场,时间跨度超过半年。
广泛的覆盖面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融合文化、民族、商务、农业和旅游等元素,以点带面,为乡村振兴汇聚“人气”。在赛事之外,通过赶圩市集、社区运动会、民俗文化展演等多种形式,打造风味十足的体育赛事,同时以体育赛事为平台进行乡风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宣讲,打造乡村振兴的广西“万村模式”。(文/朱心仪)
审核:韩天